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考试复习指导(4)

  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了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考试复习指导(4),更多资讯敬请持续关注本网站卫生资格考试栏目。

  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考试复习指导(4)

  抗体催化的原理

  1986年,由P.G.schultz和R.A.Lerner分别领导的两个小组同时证明抗体具有催化活性。针对一个四面体带电荷的磷酸酯半抗原产生的抗体,能有选择性地催化相应的碳酸脂和羧酸脂的水解反应。他们将这种有催化活性的抗体称为催化性抗体(catalytic antibody),又称抗体酶(abozyme)。催化抗体的作用取决于底物分子水解时的转换态(transition state)。

  转换态的分子结构是分子活化后的一种结构状态,处于转换态的分子具有最高的活化能,分子表现极性。处于这种状态的分子也是最不稳定的,能与这种分子结合的酶或者抗体会使某些化学键发生断裂(如酯键,碳键,胺键等)起到酶解作用。可见抗体酶的作用与天然的蛋白质酶非常相似。抗体酶也表现出对底物的专一性,对立体结构的专一性。

  在饱和动力学与竞争性抑制方面都与常规酶相似。所以抗体酶的发现打破了只有常规酶才有的分子识别和加速催化反应的传统概念,为酶工程学开创了新的领域。

  四种树突状细胞简介

  1.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dendritic cell,FDC)

  FDC定居于淋巴结浅皮质区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FDC与抗原抗体复合物高度亲合力,能够捕获和滞留抗原,并在记忆B细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是参与再次免疫应答的APC.

  2.淋巴样树突状细胞(Lymphoiddendritic cell,LDC)

  LDC主要分布在淋巴结和脾内,在移植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3.并指状细胞(interdigitatingcell,IDC)

  IDC主要定位于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可能由皮肤Langerhans细胞移行而来。在淋巴组织中,IDC的星状突起插入其它细胞之间,故命名为并指状细胞。它可能是淋巴结中主要的APC,并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具有很强刺激作用。

  4.朗格罕细胞(Langerhanscell,LC)

  LC位于表皮和胃肠上皮,其特征性胞内结构是胞浆中的柱状Birbeck颗粒,该颗粒参与LC抗原呈递作用的各个环节。LC是定居在皮肤中的APC,约占皮肤细胞总数的5%~10%,在介导接触性皮肤超敏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推荐阅读:

  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考试复习指导(1)

  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考试复习指导(2)

  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考试复习指导(3)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考试复习指导(4).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出国留学网为你整理了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考试复习指导(4),更多资讯敬请持续关注本网站卫生资格考试栏目。

  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考试复习指导(4)

  抗体催化的原理

  1986年,由P.G.schultz和R.A.Lerner分别领导的两个小组同时证明抗体具有催化活性。针对一个四面体带电荷的磷酸酯半抗原产生的抗体,能有选择性地催化相应的碳酸脂和羧酸脂的水解反应。他们将这种有催化活性的抗体称为催化性抗体(catalytic antibody),又称抗体酶(abozyme)。催化抗体的作用取决于底物分子水解时的转换态(transition state)。

  转换态的分子结构是分子活化后的一种结构状态,处于转换态的分子具有最高的活化能,分子表现极性。处于这种状态的分子也是最不稳定的,能与这种分子结合的酶或者抗体会使某些化学键发生断裂(如酯键,碳键,胺键等)起到酶解作用。可见抗体酶的作用与天然的蛋白质酶非常相似。抗体酶也表现出对底物的专一性,对立体结构的专一性。

  在饱和动力学与竞争性抑制方面都与常规酶相似。所以抗体酶的发现打破了只有常规酶才有的分子识别和加速催化反应的传统概念,为酶工程学开创了新的领域。

  四种树突状细胞简介

  1.滤泡树突状细胞(folliculardendritic cell,FDC)

  FDC定居于淋巴结浅皮质区淋巴滤泡生发中心内。FDC与抗原抗体复合物高度亲合力,能够捕获和滞留抗原,并在记忆B细胞发育中起重要作用,是参与再次免疫应答的APC.

  2.淋巴样树突状细胞(Lymphoiddendritic cell,LDC)

  LDC主要分布在淋巴结和脾内,在移植排斥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3.并指状细胞(interdigitatingcell,IDC)

  IDC主要定位于淋巴组织胸腺依赖区,可能由皮肤Langerhans细胞移行而来。在淋巴组织中,IDC的星状突起插入其它细胞之间,故命名为并指状细胞。它可能是淋巴结中主要的APC,并对抗原特异性T细胞具有很强刺激作用。

  4.朗格罕细胞(Langerhanscell,LC)

  LC位于表皮和胃肠上皮,其特征性胞内结构是胞浆中的柱状Birbeck颗粒,该颗粒参与LC抗原呈递作用的各个环节。LC是定居在皮肤中的APC,约占皮肤细胞总数的5%~10%,在介导接触性皮肤超敏反应中起关键作用。

  推荐阅读:

  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考试复习指导(1)

  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考试复习指导(2)

  2018年卫生资格《检验技士》考试复习指导(3)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