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资料精选

  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资料精选”供广大考生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资料精选

  白线疝

  可发生于腹壁正中线不同部位,大多数在脐上。小而无明显症状的白线疝,可保守治疗。症状明显者应手术修补。

  切口疝

  1.概念 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最常发生切口疝是经腹直肌切口。

  2.感染常见原因 切口感染;手术操作不当;解剖因素;引流物过久;腹压高;切口愈合不良。

  3.主要症状:腹壁切口处肿块出现, 肿块复位后,多能扪到疝环边缘。

  4.原则上应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或占腹股沟疝的85%~95%。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 疝内容物以小肠最为多见,其次是大网膜。

  腹股沟区解剖概要

  一、腹股沟区解剖

  成人腹股沟管长4~5cm,由深向浅斜行。由两口四壁组成。管内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穿行。

  ★ 直疝三角 :又称Hesselbach三角构成,由三边组成: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外缘,底边是腹股沟韧带。它与腹股沟管深环之间有腹壁下动脉和凹间韧带相隔。直疝在此形成。

  二、股管解剖

  股管是一漏斗形间隙,是股疝的通道。长约1~1.5cm。亦有二口四壁。上口即股环:有一层隔膜覆盖。其前缘为腹股沟韧带、后缘为耻骨梳韧带、内缘为陷窝韧带、外缘为股静脉。股管下口为卵圆窝,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下方,大隐静脉在此进入股静脉。

  ★★ 临 床表现和诊断 ( 斜疝 与 直疝 的鉴别 )

  鉴别点斜疝直疝

  发病年龄儿童及青少年老年

  疝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疝块外形椭圆或梨形半球形,基地较宽

  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出现疝块仍然突出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精索在疝囊后方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疝囊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疝囊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嵌顿机会较多极少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可采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管深环。

  2.手术治疗 疝手术方法繁多,主要可归为两大类,即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疝修补术。

  (1)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①婴幼儿的腹肌在发育中可逐渐强壮而使腹壁加强,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无需施行修补术。②绞窄性斜疝因肠坏死而局部有严重感染,通常也采取单纯疝囊高位结扎避免施行修补术,因感染常使修补失败。

  (2)疝修补术:

  ①加强腹股沟管前壁:Ferguson法(佛格逊)

  ②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Bassini法(巴西尼):是加强后壁最常用的方法。

  McVay(麦克凡)法:可用于股疝的治疗。

  Halsted法

  Shouldice法

  (3)疝成形术:是用邻近组织或人工材料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薄弱部位,称为无张力疝修补术。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8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资料精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出国留学网为大家提供“2018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资料精选”供广大考生参考,更多资讯请关注我们网站的更新。

  2018年外科主治医师考试辅导资料精选

  白线疝

  可发生于腹壁正中线不同部位,大多数在脐上。小而无明显症状的白线疝,可保守治疗。症状明显者应手术修补。

  切口疝

  1.概念 发生于腹壁手术切口处的疝。最常发生切口疝是经腹直肌切口。

  2.感染常见原因 切口感染;手术操作不当;解剖因素;引流物过久;腹压高;切口愈合不良。

  3.主要症状:腹壁切口处肿块出现, 肿块复位后,多能扪到疝环边缘。

  4.原则上应手术治疗。

  腹股沟疝

  腹股沟疝可分为斜疝和直疝两种。斜疝是最多见的腹外疝,发病率约占全部腹外疝的75%~90%;或占腹股沟疝的85%~95%。腹股沟疝发生于男性者占大多数,男女发病率之比约为15:1。右侧比左侧多见。 疝内容物以小肠最为多见,其次是大网膜。

  腹股沟区解剖概要

  一、腹股沟区解剖

  成人腹股沟管长4~5cm,由深向浅斜行。由两口四壁组成。管内男性有精索,女性有子宫圆韧带穿行。

  ★ 直疝三角 :又称Hesselbach三角构成,由三边组成:外侧边是腹壁下动脉,内侧边是腹直肌外缘,底边是腹股沟韧带。它与腹股沟管深环之间有腹壁下动脉和凹间韧带相隔。直疝在此形成。

  二、股管解剖

  股管是一漏斗形间隙,是股疝的通道。长约1~1.5cm。亦有二口四壁。上口即股环:有一层隔膜覆盖。其前缘为腹股沟韧带、后缘为耻骨梳韧带、内缘为陷窝韧带、外缘为股静脉。股管下口为卵圆窝,位于腹股沟韧带内下方,大隐静脉在此进入股静脉。

  ★★ 临 床表现和诊断 ( 斜疝 与 直疝 的鉴别 )

  鉴别点斜疝直疝

  发病年龄儿童及青少年老年

  疝突出途径经腹股沟管突出,可进阴囊由直疝三角突出,不进阴囊

  疝块外形椭圆或梨形半球形,基地较宽

  回纳疝块后压住深环疝块不再出现疝块仍然突出

  精索与疝囊的关系精索在疝囊后方精索在疝囊前外方

  疝囊颈与腹壁下动脉的关系疝囊在腹壁下动脉外侧疝囊在腹壁下动脉内侧

  嵌顿机会较多极少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1岁以下婴幼儿可暂不手术。可采用棉线束带或绷带压住腹股沟管深环。

  2.手术治疗 疝手术方法繁多,主要可归为两大类,即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和疝修补术。

  (1)单纯疝囊高位结扎术:①婴幼儿的腹肌在发育中可逐渐强壮而使腹壁加强,单纯疝囊高位结扎常能获得满意的疗效,无需施行修补术。②绞窄性斜疝因肠坏死而局部有严重感染,通常也采取单纯疝囊高位结扎避免施行修补术,因感染常使修补失败。

  (2)疝修补术:

  ①加强腹股沟管前壁:Ferguson法(佛格逊)

  ②加强腹股沟管后壁:

  Bassini法(巴西尼):是加强后壁最常用的方法。

  McVay(麦克凡)法:可用于股疝的治疗。

  Halsted法

  Shouldice法

  (3)疝成形术:是用邻近组织或人工材料加强腹股沟管后壁薄弱部位,称为无张力疝修补术。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