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资格2017检验主管技师复习要点

  本文“卫生资格2017检验主管技师复习要点”,跟着出国留学网卫生从业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宿主与寄生虫关系

  宿主与寄生虫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可归为三类:

  ①宿主清除了体内寄生虫,并可防御再感染。

  ②宿主清除了大部分或者未能清除体内寄生虫,但对再感染具有相对的抵抗力。这样宿主与寄生虫之间维持相当长时间的寄生关系,见于大多数寄生虫感染或带虫者。

  ③宿主不能控制寄生虫的生长或繁殖,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引起寄生虫病,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以死亡。

  总之,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是异常复杂,任何一个因素既不能看做是孤立的,也不宜过分强调,了解寄生关系的实质以及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影响是认识寄生虫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是寄生虫病防治的根据。

  多尿的临床意义

  多尿是指24h尿总量超过2500ml者。

  (1)生理性多尿

  1)饮水过多或食用含水分高的食物。

  2)服用有利尿作用的食品,如咖啡等。

  3)使用某些药物,如咖啡因、噻嗪类、脱水剂等。

  4)静脉输注液体过多,如输用生理盐水、糖盐水或其他液体等。

  5)精神紧张、癔病等,可引起暂时性、精神性多尿。

  (2)病理性多尿

  1)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DM)引起的多尿,主要机制是渗透性利尿所致,患者尿比密、尿渗透压均增高。

  2)内分泌疾病:如尿崩症,指抗利尿激素(ADH)严重分泌不足或缺乏(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ADH不敏感或灵敏度减低(肾源性尿崩症),患者24h尿量可多达 5~15L,尿比密常为1.005以下,尿渗透压在50~200mmol/L之间。多尿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3)肾脏性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小管酸中毒Ⅰ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失钾性肾病等。肾小管破坏致肾浓缩功能逐渐减退均可引起多尿。肾性多尿常具有昼夜尿量的比例失常、夜尿量增多的特点,即昼夜间尿量比<2:1.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卫生资格2017检验主管技师复习要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本文“卫生资格2017检验主管技师复习要点”,跟着出国留学网卫生从业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宿主与寄生虫关系

  宿主与寄生虫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一般可归为三类:

  ①宿主清除了体内寄生虫,并可防御再感染。

  ②宿主清除了大部分或者未能清除体内寄生虫,但对再感染具有相对的抵抗力。这样宿主与寄生虫之间维持相当长时间的寄生关系,见于大多数寄生虫感染或带虫者。

  ③宿主不能控制寄生虫的生长或繁殖,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而引起寄生虫病,如不及时治疗,严重者可以死亡。

  总之,寄生虫与宿主的关系是异常复杂,任何一个因素既不能看做是孤立的,也不宜过分强调,了解寄生关系的实质以及寄生虫与宿主的相互影响是认识寄生虫病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是寄生虫病防治的根据。

  多尿的临床意义

  多尿是指24h尿总量超过2500ml者。

  (1)生理性多尿

  1)饮水过多或食用含水分高的食物。

  2)服用有利尿作用的食品,如咖啡等。

  3)使用某些药物,如咖啡因、噻嗪类、脱水剂等。

  4)静脉输注液体过多,如输用生理盐水、糖盐水或其他液体等。

  5)精神紧张、癔病等,可引起暂时性、精神性多尿。

  (2)病理性多尿

  1)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DM)引起的多尿,主要机制是渗透性利尿所致,患者尿比密、尿渗透压均增高。

  2)内分泌疾病:如尿崩症,指抗利尿激素(ADH)严重分泌不足或缺乏(中枢性尿崩症),或肾脏对ADH不敏感或灵敏度减低(肾源性尿崩症),患者24h尿量可多达 5~15L,尿比密常为1.005以下,尿渗透压在50~200mmol/L之间。多尿还见于甲状腺功能亢进、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

  3)肾脏性疾病:如慢性肾炎、慢性肾盂肾炎、慢性肾功能衰竭早期、肾小管酸中毒Ⅰ型、急性肾功能衰竭多尿期、失钾性肾病等。肾小管破坏致肾浓缩功能逐渐减退均可引起多尿。肾性多尿常具有昼夜尿量的比例失常、夜尿量增多的特点,即昼夜间尿量比<2:1.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