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卫生资格考试内科主治医师知识点

  本文“2017年卫生资格考试内科主治医师知识点”,跟着出国留学网卫生从业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治疗:

  诊断

  1.接触史

  近期有不洁的饮食史或与菌痢患者密切接触史。

  2.急性腹泻

  伴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便,左下腹有压痛。

  3.血象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

  4.粪便常规

  黏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与红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可分离到痢疾杆菌;粪便免疫检测示痢疾杆菌抗原阳性。

  5.急性中毒型菌痢

  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呼吸衰竭。肠道症状轻或缺如。

  6.慢性菌痢

  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两个月以上。

  治疗

  1.急性菌痢的治疗

  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于高热、腹痛、失水者给予退热、止痉、口服含盐米汤或给予口服补液盐,呕吐者需静脉补液。抗生素治疗原则上不少于5~7日。

  2.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本型来势凶猛,应及时针对病情采取综合性措施抢救。

  (1)抗感染选择敏感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待病情好转后改口服。

  (2)控制高热与惊厥

  (3)循环衰竭的治疗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主要有

  ①扩充有效血容量;

  ②纠正酸中毒;

  ③强心治疗;

  ④解除血管痉挛;

  ⑤维持酸碱平衡;

  ⑥应用糖皮质激素。

  (4)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

  3.慢性菌痢的治疗

  (1)寻找诱因,对症处置。避免过度劳累,勿使腹部受凉,勿食生冷饮食。体质虚弱者可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当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时,切忌滥用抗菌药物,立即停止耐药抗菌药物使用。改用乳酸杆菌等益生菌,以利肠道正常菌群恢复。

  (2)对于肠道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者,可采用保留灌肠疗法。

  囊尾坳病的概述:

  猪囊尾坳病的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坳,猪与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而人则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幼虫与成虫均为病原体。

  幼虫:猪囊尾坳一般叫做猪囊虫,多寄生在中间宿主的横纹肌里,脑、眼和其他脏器也常有寄生。成熟的猪囊尾坳外形椭圆,约黄豆大,为半透明的包囊,长径6一10毫米,短径约5毫米,囊内充满液体,囊壁是一层薄膜,壁上有一个圆形米粒大的乳白色小结。

  成虫:猪囊尾蝴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叫猪带绦虫,或叫链状带绦虫,因其头节的顶突上有小钩,故称“有钩绦虫”。成虫体长2一5米,偶有长达8米的。整个虫体有700一100个节片。

  猪带绦虫的成虫只寄生在人的小肠前半段,以其头节深埋在粘膜内。虫卵或孕节随粪便排出后污染地面或食物。中间宿主最主要的是猪,被猪吞食的虫卵或孕节,养猪设备在胃肠道消化液的作用下六钩坳破壳而出,在2天内钻人肠壁,进人淋巴及血管内,随血流带到猪体的各组织。首先是虫体积增大,然后逐步形成一个充满液体的囊包体。20天后囊上出现凹陷,2个月后在该处形成的头节已长成明显的吸盘与有钩的顶突,即囊尾拗,对人具有感染力。

  猪囊尾蝴多寄生在肌肉内,以咬肌、舌肌、隔肌以及颈、肩、腹等处最常见;内脏以心肌较多见;在感染严重时各处均有,脂肪中也有。猪囊尾坳在猪体可生存数年,年久后即钙化死亡。

分享
qqQQ
qzoneQQ空间
weibo微博
《2017年卫生资格考试内科主治医师知识点.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方便收藏和打印
下载文档

热门关注

付费下载
付费后无需验证码即可下载
限时特价:4.99元/篇 原价10元
微信支付

免费下载仅需3秒

1、微信搜索“月亮说故事点击复制

2、进入公众号免费获取验证码

3、输入验证码确认 即可复制

4、已关注用户回复“复制”即可获取验证码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微信支付中,请勿关闭窗口
×
温馨提示
支付成功,请下载文档
咨询客服
×
常见问题
  • 1、支付成功后,为何无法下载文档?
    付费后下载不了,请核对下微信账单信息,确保付费成功;已付费成功了还是下载不了,有可能是浏览器兼容性问题。
  • 2、付费后能否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后下载?
    更换浏览器或者清理浏览器缓存会导致下载不成功,请不要更换浏览器和清理浏览器缓存。
  • 3、如何联系客服?
    如已按照上面所说方法进行操作,还是无法复制文章,请及时联系客服解决。客服微信:ADlx86
    添加时请备注“文档下载”,客服在线时间为周一至周五9:00-12:30 14:00-18:30 周六9:00-12:30

  本文“2017年卫生资格考试内科主治医师知识点”,跟着出国留学网卫生从业资格考试频道来了解一下吧。希望能帮到您!

  细菌性痢疾的诊断治疗:

  诊断

  1.接触史

  近期有不洁的饮食史或与菌痢患者密切接触史。

  2.急性腹泻

  伴有发热、腹痛、腹泻、里急后重,排黏液脓血便,左下腹有压痛。

  3.血象

  白细胞总数和中性粒细胞增加。

  4.粪便常规

  黏液脓血便。镜检有大量白细胞与红细胞;粪便细菌培养可分离到痢疾杆菌;粪便免疫检测示痢疾杆菌抗原阳性。

  5.急性中毒型菌痢

  起病急骤,突然高热,反复惊厥,嗜睡,昏迷,迅速发生呼吸衰竭。肠道症状轻或缺如。

  6.慢性菌痢

  过去有菌痢病史,多次典型或不典型腹泻两个月以上。

  治疗

  1.急性菌痢的治疗

  卧床休息、消化道隔离。给予易消化、高热量、高维生素饮食。对于高热、腹痛、失水者给予退热、止痉、口服含盐米汤或给予口服补液盐,呕吐者需静脉补液。抗生素治疗原则上不少于5~7日。

  2.中毒性菌痢的治疗

  本型来势凶猛,应及时针对病情采取综合性措施抢救。

  (1)抗感染选择敏感抗菌药物,静脉给药,待病情好转后改口服。

  (2)控制高热与惊厥

  (3)循环衰竭的治疗基本同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主要有

  ①扩充有效血容量;

  ②纠正酸中毒;

  ③强心治疗;

  ④解除血管痉挛;

  ⑤维持酸碱平衡;

  ⑥应用糖皮质激素。

  (4)防治脑水肿与呼吸衰竭

  3.慢性菌痢的治疗

  (1)寻找诱因,对症处置。避免过度劳累,勿使腹部受凉,勿食生冷饮食。体质虚弱者可适当使用免疫增强剂。当出现肠道菌群失衡时,切忌滥用抗菌药物,立即停止耐药抗菌药物使用。改用乳酸杆菌等益生菌,以利肠道正常菌群恢复。

  (2)对于肠道黏膜病变经久不愈者,可采用保留灌肠疗法。

  囊尾坳病的概述:

  猪囊尾坳病的病原体是寄生在人体内的猪带绦虫的幼虫—猪囊尾坳,猪与野猪是最主要的中间宿主,而人则是猪带绦虫的终末宿主。幼虫与成虫均为病原体。

  幼虫:猪囊尾坳一般叫做猪囊虫,多寄生在中间宿主的横纹肌里,脑、眼和其他脏器也常有寄生。成熟的猪囊尾坳外形椭圆,约黄豆大,为半透明的包囊,长径6一10毫米,短径约5毫米,囊内充满液体,囊壁是一层薄膜,壁上有一个圆形米粒大的乳白色小结。

  成虫:猪囊尾蝴的成虫寄生在人的小肠里,叫猪带绦虫,或叫链状带绦虫,因其头节的顶突上有小钩,故称“有钩绦虫”。成虫体长2一5米,偶有长达8米的。整个虫体有700一100个节片。

  猪带绦虫的成虫只寄生在人的小肠前半段,以其头节深埋在粘膜内。虫卵或孕节随粪便排出后污染地面或食物。中间宿主最主要的是猪,被猪吞食的虫卵或孕节,养猪设备在胃肠道消化液的作用下六钩坳破壳而出,在2天内钻人肠壁,进人淋巴及血管内,随血流带到猪体的各组织。首先是虫体积增大,然后逐步形成一个充满液体的囊包体。20天后囊上出现凹陷,2个月后在该处形成的头节已长成明显的吸盘与有钩的顶突,即囊尾拗,对人具有感染力。

  猪囊尾蝴多寄生在肌肉内,以咬肌、舌肌、隔肌以及颈、肩、腹等处最常见;内脏以心肌较多见;在感染严重时各处均有,脂肪中也有。猪囊尾坳在猪体可生存数年,年久后即钙化死亡。

一键复制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