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A.獐牙菜苦苷
B.苦杏仁苷
C.芥子苷
D.天麻苷
E.牡荆苷
<1> 、属于醇苷类化合物的是
A B C D E
<2> 、属于酚苷类化合物的是
A B C D E
<3> 、属于碳苷类化合物的是
A B C D E
<4> 、属于硫苷类化合物的是
A B C D E
17、A.氧苷
B.硫苷
C.氰苷
D.三糖苷
E.二糖苷
<1> 、醇羟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形成的苷是
A B C D E
<2> 、巯基与糖端基羟基脱水形成的苷是
A B C D E
<3> 、苷元上的氮与麦芽糖端基碳相连形成的苷是
A B C D E
18、A.醋酐反应
B.三氯乙酸反应
C.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
D.Molish反应
E.Borntrager反应
<1>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遇碱颜色加深的反应是
A B C D E
<2> 、用于区分萘醌和蒽醌的反应是
A B C D E
19、A.菲醌
B.黄酮醇
C.查儿酮
D.异黄酮
E.苯醌
<1> 、丹参中的丹参醌ⅡA属于
A B C D E
<2> 、槐花中的芦丁属于
A B C D E
<3> 、葛根中的葛根素属于
A B C D E
20、A.二蒽酮类
B.二蒽醌类
C.二糖类
D.二黄酮类
E.二萜类
<1> 、番泻苷A属于
A B C D E
<2> 、芸香糖属于
A B C D E
<3> 、穿心莲内酯属于
A B C D E
<4> 、银杏内酯属于
A B C D E
21、A.Feigl反应
B.无色亚甲蓝显色试验
C.Keller-Killia反应
D.Borntrager反应
E.与金属离子的络合反应
<1> 、用于区别苯醌和蒽醌的反应是
A B C D E
<2>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遇碱颜色改变或加深的反应称为
A B C D E
<3> 、能与茜草素反应,显蓝色的是
A B C D E
22、A.简单木脂素
B.联苯环辛烯型木脂素
C.呋喃香豆素
D.简单香豆素
E.吡喃香豆素
<1> 、五味子的成分是
A B C D E
<2> 、白花前胡的成分是
A B C D E
<3> 、补骨脂的成分是
A B C D E
<4> 、秦皮的成分是
A B C D E
23、A.简单香豆素类
B.黄酮类
C.吡喃香豆素类
D.二氢黄酮类
E.其它香豆素类
<1> 、伞形花内酯是
A B C D E
<2> 、黄檀内酯是
A B C D E
24、A.黄色
B.棕色
C.蓝色
D.红色
E.绿色
<1> 、哪项是5-羟基香豆素Gibb反应的反应现象
A B C D E
<2> 、哪项是大黄素Borntrager反应的反应现象
A B C D E
<3> 、哪项是洋地黄毒苷Kedde反应的反应现象
A B C D E
<4> 、哪项是5-羟基香豆素异羟肟酸铁反应的反应现象
A B C D E
25、A.芦丁
B.杜鹃素
C.麻黄碱
D.皂苷类
E.木脂素
<1> 、满山红祛痰的主要成分是
A B C D E
<2> 、槐米中治疗出血症的主要成分是
A B C D E
26、A.橙皮苷
B.大豆素
C.芦丁
D.黄芩苷
E.金丝桃苷
<1> 、属于苷元的是
A B C D E
<2> 、能与四氢硼钠反应呈紫色的是
A B C D E
<3> 、槐花中的有效成分是
A B C D E
27、A.0.4%
B.0.5%
C.0.6%
D.0.25%
E.0.35%
<1> 、《中国药典》要求银杏叶中的总黄酮醇苷不少于
A B C D E
<2> 、《中国药典》要求银杏叶中的萜类内酯不少于
A B C D E
28、A.五氯化锑反应
B.四氢硼钠反应
C.二氯氧化锆反应
D.镁盐反应
E.氯化锶反应
<1> 、可与3-或5-羟基黄酮类化合物生成黄色络合物的反应是
A B C D E
<2> 、可与二氢黄酮类化合物生成红色至紫色化合物的反应是
A B C D E
<3> 、可与邻二酚羟基黄酮类化合物生成黑色沉淀的反应是
A B C D E
29、A.黄色的络合物
B.黄色至红色沉淀
C.绿色至蓝色沉淀
D.红棕色沉淀
E.红色络合物
黄酮类化合物常可与铝盐、铅盐、锆盐、镁盐等试剂反应,生成有色络合物
<1> 、与1%三氯化铝反应生成
A B C D E
<2> 、与1%乙酸铅反应生成
A B C D E
<3> 、与2%二氯氧化锆甲醇溶液反应生成
A B C D E
30、A.pH=7.5
B.pH<7
C.pH=8.5
D.pH>8.5
E.pH>7
花色素及其苷元的颜色随pH不同而改变
<1> 、一般显红色时的pH为
A B C D E
<2> 、一般显紫色时的pH为
A B C D E
<3> 、一般显蓝色时的pH为
A B C D E